信息详情
第四届地球系统科学大会第二号通知发布日期:2016-03-01 阅读次数:(11541) [返回]
第四届地球系统科学大会 2016年7月4~6日 上海光大会展中心 http://www.cess.org.cn 第二号通知
“地球系统科学大会”(Conference on Earth System Science, CESS)是以学科交叉为特色,两年一度的学术盛会。其目标在于促进学科交叉,横跨圈层、穿越时空,推动海陆结合、古今结合、生命科学与地球科学结合、以及科学与技术的结合。在当前我国地球科学、尤其是海洋科学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大会的宗旨在于提供“陆地走向海洋,海洋结合陆地”的学术交流平台。 “地球系统科学大会”的前身为“深海研究与地球系统科学大会”,前两届会议分别于2010年和2012年夏季在上海召开。为适应地球系统科学发展,同时应国内外学者要求,2014年7月召开的第三届会议改为现名。会议的规模一届比一届大,第一届有来自海内外86个单位近500位华人学者参加,第二届增加到125家单位800余位华人学者参加,第三届参加人数已经上千。 为构建高层次的中文学术交流平台,促进华语世界地球科学领域不同学科之间的深度交流,中国大洋发现计划专家咨询委员会决定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国际中国地球科学促进会(IPACES)和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继续共同举办“第四届地球系统科学大会”。为适应我国地球科学蓬勃发展的形势,第四届大会将以更加前沿的主题、更为丰富的信息量和更具新意的形式,欢迎来自海内外的学者。 秉承前三届会议的优秀传统,会议将继续使用汉语并辅以英语作为主要交流语言。会议最大的特点在于高度的跨学科性、强调并着重讨论,形式上从大会报告到展板到晚上另外组织的讨论及信息发布会。“第四届地球系统科学大会”除了一贯的科学主题,还将突出科普的重要性,将联合相关组织和个人举办系列海洋文化与艺术、地球科学教育等科普活动。 现将本届会议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主办单位 中国大洋发现计划专家咨询委员会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 国际中国地球科学促进会(IPACES)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二、学术委员会 主 任:丁仲礼 副主任:陈 骏、朱伟林、翦知湣 委 员:王成善、周忠和、焦念志、张人禾、柴育成、林 间 顾 问:孙 枢、汪品先 三、大会特邀报告 王 斌(美国夏威夷大学):全球季风降雨: 外因驱动和内反馈过程引起的变化 陈发虎(兰州大学):末次冰消期以来东亚夏季风演化历史及其高低纬度驱动讨论 周 朦(上海交通大学):南海陆坡上表层与中深层生态系统之间的生物输运过程 刘志飞(同济大学):南海深海沉积过程的观测研究 刘 勉(美国密苏里大学):青藏高原隆升对印度支那构造、地表过程、及气候的影响 李一良(香港大学):地球大气氧产生之前的生命 四、会议主题及专题 会议第一号通知发出后,得到海内外同行的热烈响应, 对于会议专题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和建议,经大会学术委员会讨论,决定设置七大主题,主题之下设若干专题。 主题一:生物演变与环境 1. 陆地生态系统与地球环境的协同演化 召集人:周忠和、王怿 2. 气候变化及人类演化和适应 召集人:郭正堂、吕厚远、高星、郑洪波、翦知湣 3. 南海珊瑚礁: 从全球变化到岛礁[吹填]工程 召集人:余克服、汪稔 主题二:海洋与气候 4. 多尺度季风 召集人:张人禾、郝青振、王斌、汪品先 5. 冰期旋回的多样性 召集人:田军、郭正堂 6. 古大气CO2重建及碳循环 召集人:于际民、王永栋 7. 大陆边缘沉积:源汇过程与环境响应 召集人:杨守业、石学法、刘祖乾、刘敬圃 8. 气候变化中的高低纬相互作用 召集人:王汝建、刘晓东 9. 亚洲—太平洋地区过去2000年高分辨率气候变化 召集人:晏宏、杨保、谭亮成 主题三: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10. 海洋碳汇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与反馈 召集人:焦念志、李超、王晓雪 11. 微生物驱动的元素循环:特征,速率与规模,以及机制探讨 召集人:王风平,张传伦,陆雅海,谢树成 12. 中国深海物理海洋和海沟生物地球化学交叉研究展望:科学问题与技术挑战 召集人:田纪伟、张传伦、崔维成 主题四:深部过程与行星循环 13. 比较行星学 召集人:胡永云、季江徽、崔军、肖龙; 14. 地球与行星的内部组成及其动力过程 召集人:张莉、林杨挺、费英伟 15. 地幔中的流体 召集人:夏群科、杨晓志、章军锋、王勤 主题五:深海资源与技术 16. 深海观测的科学前景 召集人:徐景平、刘志飞 17. 海底下的海洋—深海热液与冷泉 召集人:杨胜雄、周怀阳 18. 南海的深水地貌与成因 召集人:朱本铎、钟广法、丁巍伟 主题六:地球系统动力学 19. 亚洲大陆边缘深部结构及动力过程 召集人:李家彪,郝天珧,李三忠,丁巍伟 20. 欧亚东部构造、西太平洋演化与俯冲带过程的关系 召集人:林间、朱露培、李正祥、吴福元 21. 南海:深海过程的天然实验室 召集人:林间、翦知湣、戴民汉 22. 跳出南海看南海 召集人:孙卫东 23. 中国陆架:构造演化、沉积建造、环境变迁及陆海联系 召集人:张训华、李铁刚、郑洪波、刘健 主题七:科学、教育与文化 24. 海洋科学与文化 召集人:刘传联、张建松 25. 地球系统与地理教学 召集人:郑祥民、段玉山 26. 华夏山水的由来 召集人:汪品先 五、会议时间 2016年7月3日,会议现场注册 2016年7月4~6日,大会特邀报告、专题报告、展板等 六、会议地点 上海光大国际会展中心大酒店(上海徐汇区漕宝路66号),具体会场分布将在第三号通知中公布。 七、会议注册及费用 请登录会议官方网站:http://www.cess.org.cn,填写会议注册信息并提交摘要,注册参加过上届会议的代表可使用原账号和密码登陆会议网站报名参加会议并提交摘要。 会议注册费:2016年5月31日前报名参加会议并完成注册费支付将享受早期注册优惠,会议代表1500元,学生代表和陪同人员800元;2016年6月1日起及现场注册将执行晚期注册费标准,会议代表2000元,学生代表和陪同人员1000元。 注册费包含:会议资料、会场租用、工作午餐和茶歇(4~6日)。早期注册以收到注册费为准,如在5月31日前已注册但会议未收到注册费将自动转为晚期注册费用标准。 八、会议展览 会议欢迎地球科学领域相关仪器厂商前来设展,交流最新技术成果、展示仪器设备等。收费标准: 项目 服务内容 收费标准 A 2×2米展台,会议网站广告、会议手册彩页广告、两个免费名额 20000元 B 1×2米展台,会议手册彩页广告、一个免费名额 10000元 九、会议住宿 会场所在的“上海光大国际会展中心”,交通方便,周边有多家不同档次的酒店可供选择,会议秘书处以优惠价格在以下酒店预留了一定数量的房间,参会代表在宾馆预订截止日期之前,自行与各宾馆指定销售人员联系和预订房间。在截止日期之前办理预订手续方可享受会议优惠价格。截止日期之后将视宾馆房间情况安排,但不保证预订成功。宾馆预订截止日期为2016年5月31日。会议住宿费用由参会代表与宾馆直接结算,领取发票,会议秘书处将在宾馆预订中提供必要的协助。 上海光大会展中心国际大酒店(上海市徐汇区漕宝路66号):商务间350元,豪华间400元,联系人:谢钰,手机:18918103293,Email: 114411901@163.com,网址:http://www.ebhotel.com/; 上海华夏宾馆(上海市徐汇区漕宝路38号):标准间290元,大床间400元,联系人:李晓东,手机:13918542133,Email: weifanboy@sohu.com,距会场约100米,网址:http://www.sh-huaxia.com/; 上海田林宾馆(上海市徐汇区田林路1号):标准间320元,联系人:吴军,手机:13901936075,Email: 835623100@qq.com距会场约800米,网址:http://www.tianlinhotel.com/; 上勤假日宾馆(上海田林店)(上海市徐汇区柳州路431号):标准间270元,联系人:李小林,手机:13611780376,Email: 1547765714@qq.com距会场约600米。 此外,会场周边还有其他酒店,如:上海云悦华尔兹精品酒店、如家快捷酒店、格林豪泰等,请参会代表自行预订。 十、重要时间节点 2016年1月31日,征集会议专题、召集人及其它建议截止; 2016年3月1日,发布第二号通知,宣布专题设置,开始会议注册,提交摘要; 2016年5月31日,早期注册、摘要提交和宾馆预订截止; 2016年6月20日,发布“三号通知”,宣布会议日程。 十一、会议费支付 会议费用的支付方法: 1、预付费: (1)会议网站在线支付(接受银联信用卡和借记卡); (2)其他预付费仅接受银行汇款,收款账户信息: 账户名称:同济大学 开 户 行:农行上海市五角场支行营业部 帐 号:033267-08017004675 会议推荐使用会议网站在线支付方式。汇款时请在附言栏标注会议注册人姓名,在费用支付手续完成后,请务必联系会议秘书处,以便核账并回复确认。 2、现场付费: 接受现金,接受VISA、MASTER、银联等各类银行信用卡和借记卡。 3、退款条件: 早期注册截止日期(5月31日)前提出,全额退款;6月15日前提出,注册费按50%退款;6月16日起提出,不退款。提出退款要求时,请使用注册时的电子邮件地址,由注册人向会议秘书处提出。退款方式将按原付款途径办理。 4、会议发票: 会议注册费发票由同济大学出具,将在现场注册时领取。 十二、会议秘书处 有关会议各类信息及需求,请随时联系会议秘书: 田 军(总体协调),电话:021-65980356,13816101472;邮件:tianjun@tongji.edu.cn 杨守业(学术日程),电话:021-65989130,13671879916;邮件:syyang@tongji.edu.cn 刘传联(媒体科普),电话:021-65984876,13916101898;邮件:liucl@tongji.edu.cn 拓守廷(会议注册),电话:021-65982198,13601872997;邮件:cess@tongji.edu.cn 秦顺生(后勤支撑),电话:021-65985090,13916079741;邮件:cess@tongji.edu.cn 联系地址: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邮编200092) 传真:021-65988808 会议网站:http://www.cess.org.cn
|
地址: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邮编: 200092 电话: 021-65982198 Email: cess@tongji.edu.cn
Copyright © 2013-2019 第五届地球系统科学大会 版权所有
© www.cess.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0014176号-8 ]